If buying second-hand is more sustainable, Repairing it first-hand is seriously sustainable.(如果说买二手更可持续,那么修理一手就严重地可持续)

——Sion the Maintenance engineer


受损分析

21年8月买的红米note10 Pro, 8G内存。说是大猩猩屏幕,但也不过如此,1.2米坠落到水泥地上,直接内屏破裂,屏幕时常闪白。回收的话,维修前在淘宝上只有区区九十块。维修后,按照屏幕完美来估价,也才只有二百多点,跟自己画一百多买块屏幕换上有毛区别,说白了,裸机就值一百块呗。总之是很无语啦,买的时候1900,三年后,掉到10%,这简直跟当年币圈自由落体的LUNA币有一拼。

维修前估价 维修后估价

换屏幕历程

参考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P4y137ST/

拆后盖

给他一个塑料片,他能拆掉所有的手机。

拆机很暴力:先用小刀扣缝,然后大塑料片搞定。记住要边划拉边喊,省八十,省八十。。。。

扣胶

拆中层

卸螺丝

撕毁保修无效

把螺丝按照位置排列整齐

记得用胶带粘住相机防止进灰

测试新屏幕

看着还行 支持高刷,商家没骗人 发个嘟嘟

安装内屏

吹风机对着一个位置吹,把胶吹热,然后小刀扣缝,塑料片搞定~ 撬旧屏

拆屏很解压

对比

有些差异,似乎并非原装

铺胶

安装完成,整理战场

失败的地方

商家提供的塑料片太软,划拉很费劲,u还不如感冒胶囊的塑料包装好用;胶水是白色的,边缘溢胶很明显,不好清理。

安装时,电源键卡扣未扣紧,导致按键不是很灵,等下次换电池再重新收拾。

起先是准备这个月买新手机的,后来不知怎么鬼使神差的想去修,这一不小心就省了一两千呢。哈哈哈哈,再战三年!

逆流而上:二手产品的思考

"近年来,中国的二手市场蓬勃发展,2020年二手商品销售额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在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2025年闲置物品销售规模将达到近3万亿元。"

“研究公司北京贵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称,中国25岁至35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是推动网上二手商品交易激增的主力,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用户。”

“China’s younger consumers haven’t inherited their parents’ disdain for second-hand goods. ---Adam Minter[1]

二手经济在国内是一种主流存在,而年轻人正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上学以来,买大件东西都是母亲包办,而真正开始独立进行消费的时间只有进厂发第一个月工资到现在短短的三个月之久。当我开始留意消费时,就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尤其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二手经济。

身边的朋友,尤其是Z君,那简直是老“闲鱼“了,常年出没在闲鱼上:买卖手机,倒腾平板,少说也有十几次交易了。他在二手平台里主要是在卖旧设备,主要是用换来的money买新的一手设备。去年过年时要给舍妹买电脑,他就发了一堆二手链接,一看那配置与价格,当时直看得我心痒痒,想自己去买个玩儿。

母亲很少买二手东西,不过跟亲戚交换旧衣服还是挺积极的。小时候有一半的衣服都是表哥的旧衣服,而我穿不上的旧衣服,又继承给姑姑家的表弟。联想下,如果姑姑也送旧衣服给亲戚朋友,那么,,,,有些衣服现在可能还在某个小屁孩身上呢,啊哈哈哈。(真不敢想象)

自去年开始,买东西,尤其是更换大件的电子产品,我的第一选择不是一手,而是先去闲鱼上蹚蹚价(河南话,把在河里走来走去看水深的行为类比成去考察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再去看一手。一般新发布的一两年内设备掉价很快,有些人舍不得钱,二手价格还拉得老高,甚至比最近很热门的百亿补贴还高,这时候,如果我下手,那就肯定选一手了。

然而说实话,受母亲影响,我的消费观里是不存在二手的,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更换,而是持续!

修理一手,才是天顶剑级性价比

As old saying goes:“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般来说,现代人买到一个电子产品,新鲜感可以持续两三年,然后受到新产品的诱惑或者旧设备缺点的折磨,就开始厌恶,心急的甚至就年抛了,有耐心的人会拿着旧的再磨蹭三年。

而那些反消费主义的朴素的高老头、欧也妮们就不一样了,他们绝对甚至不换,就算是手套也一定要用够一年八个月,面对昂贵的电子产品,若欧也妮显灵,他肯定会说“拿侬,把这手机拿去修吧,电池旧了换电池,屏幕坏了换屏幕,要是能省个十块八块的,老爷赏你杯上好的西湖龙井!”


  1. 《二手世界: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Secondhand: Travels in the New Global Garage Sale)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