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能跑马,细能容针。 ——篆家语
✍文章痕迹
写作时间线
2024-9-24
皮革制作试验时,顺便买了三把刻刀与两块废石头
- 习作《求索》(11.10)
2024-10-05
借阅邓散木《篆刻学》,初步了解篆刻风格流派
2024-11-16
买印泥、六块练习用石,一块浙江红石
2024-11-26
购买吴颐人《篆刻五十讲》与西冷印舍《篆刻常用反字字典》,系统练习篆刻。
- 习作《▲●■》(11.26)
2024-11-27
- 作品『点室』
2024-12-01
- 作品『无人值守』
- 作品『sion』
2024-12-8
作品『负隅顽抗』
作品将收录在浊明坊·篆刻(下阶段准备维护的工作室分站)
宣言
是的,从10.5号借到邓散木的《篆刻学》开始,子虚栈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课题——篆刻。可能有人会说我兴趣不定,浮躁,不能专一,到最后什么也学不到。
但是我以为这些兴趣都是一脉相承的,摄影,绘画,书法,篆刻都代表一种文字符号的美。与其说是许多种不一样的兴趣,我更加认为是同一种兴趣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
废话不多说,就让咱家刻出来自己的印吧。
篆刻笔记
- 19【篆刻班】刀法:刀法初步_哔哩哔哩_bilibili 阴阳文的刀法:
- 刻阳文须流丽,如春花舞风。(阳文要细,要婉转,比如那方著名的《下里巴人》)
- 刻阴文须沉凝,如寒山积雪。(阴文用刀要深,石头要崩,呈现出厚重古朴的感觉)字数疏密的美学
- 二三字以下须遒朗,如孤霞捧日。(字少要舒展有劲,用面积来现出线条的美感)
- 五六字以上须稠叠,如众星立天。(字多要紧凑,整齐划一,用重复的美来弥补留白缺失带来的逼仄感)要点:
- 刻深须松,如蜻蜓点水。(笔画刻的深,用刀角度要垂直)
- 刻浅须实,如蛱蝶穿花。(笔画刻的浅,用刀角度要小)
- 刻壮须有势,如长鲸饮海。(要想刻的大气,笔画要粗长有力,对称规整)
- 刻细须有情,如高柳垂丝。(刻细腻,要细长,呼应)
章法,形也,刀法,神也。形可摹,神不可摹。(篆刻的章法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模仿学习,但刀法重在传神,需要操作,难以用言语表达,需要苦练,所以多看看视频学习。)
刀法和笔法可以一以贯之。但我笔法也没有心得,因为不可以因此误入歧途。或许可以用太极拳、拳击的拳法来理解之。
- 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执刀用肩、背出力时,手腕的扭转幅度是比较小的。然而我运刀的时候,感觉大多数时候,大臂跟肩都很少动,除非用冲刀刻长线条的时候,大臂才会动一点。执刀稳健,需要达到这个效果!)
- 毛笔执刀法
- 硬笔执刀法
- 握刀法:刻大印用
- 运刀若风云雷电之神。(运刀要流畅,一刀贯通。刀法大抵可分为两种:冲与切
- 冲刀:平直爽利,造成一边斑驳一边平滑的线条,深度一样
- 切刀:斑驳厚重,锯齿状的纹路,一深一浅
小刃刻小章,干净秀丽、工整清新、朱文印风格,大刃刻大章,斑驳雄浑风格,刀永久要打磨
- 磨刀石泡水
- 刀身跟磨刀石呈90度,磨刀刃的两边
- 刻章时注意印稿,宁愿留出来一些位置没有刻到也不要临时改变注意改变刀路,印稿是控制粗细的最好方法。
- 刻时担心刻不直,可以抖动着前进
- 刻前涂一层墨水,或用马克笔涂一层,更容易看清楚刀路,控制入刀。
TIPS:自己做把刻刀
- 碳钢刀
篆刻练手
INFJ(12.15印稿,1.5治印)
平面国丞(1.1)
读《汉印技法解析》时候,发现一方西汉的《平的国丞》,因为里面出现了点,这是汉印里绝无仅有的现象,大概汉字“的”便是从那个时期发明的。去年读了《平面国》,脑瓜子一动,便仿照上印的风格刻了一方《平面国丞》,但是横不平,竖不直,刻完后,很是恼火。
奥特曼(12.11)
奥特曼配色是红加白(银),入印刚刚好。
负隅顽抗(12-8)
『凭方寸一隅之地,顽强抵抗俗常无声的侵袭。』
这方印是周末刻的,原本想模仿齐白石的风格,奈何章法、刀功都不行,弄巧成拙,越拙越刻,越刻越废,越废越气。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怨气归因于又干又粘又不好用的印泥,买了盒新印泥然后把它撺到旮旯儿里了。
找字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齐白石的『颉颃楼』,“顽抗”的写法就部分参考了下。
周一骑车上班路上又从齐白石的刀想到篆刻的电子化设计——似乎现存的绘图软件中都没有轴向变化的笔刷,都是一个图案随着轨迹不断重复。齐白石刀法/冲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受力一边整齐,另一边崩裂,同时呈现出整齐与古朴的风格。Maybe,设计一个篆刻模拟器📟。
二斜LOGO(12.8)
这应该是最简单的白文印了,但却刻反了,反的离谱!
无人值守(白文)+花押(朱文)(12.1)
印泥太稠,石头太硬,修改三回:一回线条机械,二回粗细不均,三回修改不完全。
点室(11.27)
出租屋之印,典自《平面国》,小篆。
安卓(11.26)
初练习,不想刻回字,便刻个安卓三大金刚键玩儿
心得
玩这玩意儿有将近一个月了,除却艺术规范与实用价值,篆刻从我的角度来看不过是把心中的千头万绪投射到方寸的石头上而已,跟涂鸦、吹口哨、画画是一样的东西。
小评
好处是玩起来不烧钱——刻刀,印泥,石料加起来不超过五十块。要是手里没钱,按照与吴颐人老师的DIY教程,去垃圾站找点旧钢锉,烂车刀,旧牙刷,废砂轮,也能玩。若有钱的话,则可以奢侈一点,去西冷买十斤八斤印泥,再整把金刚石刻刀,弄一堆寿山石、青田石练手,去肆意暴殄天物。
不好的是玩起来比较废脖子。一开始下刀,时间就蹭蹭蹭跑,直到脖子疼才发觉,抬头看表,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真是『遣有涯之生』的利器。
虽说内容(刀法)与样式(设计)完全融合,却所见非所得,结果要用印泥编译(铃印)出来。过程不能撤销,基本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刻地好好的,印石一崩,刻刀一滑,说废就废。(不过我一般不予理睬,美其名曰“手工感💀”)
转印上石
众所周知,初学者学习书法的门径无非是就是临与摹。“摹”是以薄纸蒙在范本或影本上照着书写,而“临”是置选贴、范本于一旁,看着字的点画、结体和气势仿照书写。相较于临,摹的难度大为降低,篆刻也一样。
最起初我是用记号笔转印上石的。设计好字稿,用记号笔描的差不多便上刀去刻,结果刻着刻着有好多线条就会消失不见,或被刻刀刻去,或被石粉粘粘埋没掉,总之不是很清楚,而且记号笔画线条也不容易把握。再后来用水银笔去写,虽然写的时候很流畅,但是看完之后石粉会粘到笔迹上,导致一不留神就有些笔画就消失不见了。
设计的时候明明很美观的东西刻出来却怎么看也不像个样子,这就是一种形式的临。
我们知道电脑是很容易控制的,因为它可以撤销,它可以无限制的重复,拥有无穷无尽的花样。事实上,只要拥有撤销功能,你就可以写出世界上最漂亮的字。现在我准备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设计与刻刀分布执行。
其实,所谓篆刻大师也不过是审美的观念更加先进一点儿而已。学习篆刻就是学习一种特殊的审美而已。如刀刻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自己刻的时候,中间那么多不确定性,还不如提前设计好,一笔一划描出来罢了。
行为本身
最后还是说说这个行为本身。
我既怕被贴上『兴趣广泛』『浅尝辄止』『博而不精』『杂学家』...的标签,然而也一度亲手给自己贴上这些标签,一度批判自己,也一度认可自己。这几天又一次感觉到这些行为本质上无非是——『念头的具象化』以及『抵抗庸常的侵蚀』。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可能就是我的一般心理状态与本质特征,总想表达些什么,总想整点不一样的。身在雾中,我不知这是好是坏,不能也无法评断。可能我就会这样一生碌碌,越活越杂,越杂越杂,至死不休;也可能这就是我的“轴心时代”,若干年后,因为某些重大变故或庸常的侵蚀,这些行为全都被丢弃,然后等到七老八十迎来一段“文艺复兴”,嘻嘻嘻嘻。
生于不定,死于确定,总该是要给未来加点不确定性吧。
心啊,你大胆随意地跑~
参考资料
- 生活本身
- 吴颐人『篆刻五十讲』
- 邓散木『篆刻学』
- 西冷印舍『篆刻常用反字字典』
- 篆刻班全集